
Lisa老師(李錦蓉)現為彩虹兒童文化美語戲劇的研發長,協助彩虹美語教學的師資培訓與研發工作。 文╱溫怡玲 十年前,Lisa老師適時參與了「彩虹兒童福音中心」草創工作,從彩虹媽媽、雙語戲劇到美語戲劇,循著時代的變動與需求,她幾乎無役不與,也見證彩虹愛家十年來所走過的每一步。 用專業看見不同的視野 國光藝校畢業之後,Lisa老師有機會進入日本「入道雲職業劇團」,長達七年的時間。每年大量的演出,讓她得以接觸許許多多的孩子和家長。除了專注舞台演戲的技巧,也學習劇情的舖陳、結構,藉著情節的起伏,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睛和心。 七年之後,Lisa老師擔任劇團在台灣公司的總經理,從藝術行銷、人力資源安排到財務管理……,看似千頭萬緒的工作當中, Lisa老師發現「戲劇」是一種最能吸引人目光的藝術呈現方式,「好像只要你一出現,孩子就會愛你。」她說。因此她開始謹慎的思索著:在舞台上我給的東西對嗎?要怎麼樣才能夠給孩子最好最正確的東西?最後,她決定赴美研究兒童教育。 幾年之後,Lisa老 師跟著 先生回到台灣,面對人生的下一個里程,她給自己一個期待,希望可以做有「延伸性」的工作,不斷累積工作的成果,也能夠持續擴大影響力。 開疆闢土 不記得有多辛苦 1999年,彩虹愛家剛剛起步,正需要Lisa老師這樣的專業人才;彩虹愛家走遍全台灣說故事的願景,也符合她對自我的期待,於是,Lisa老師就這樣投入了彩虹愛家的工作。 剛進彩虹的時候,只有五位工作人員,回憶十年前,她說:「拼命是一定要的,辛苦是一定有的。」認定了目標之後,擅長行銷策略的她,先擬定了「作戰計畫」,打開台灣地圖,她預計先在北、中、南三地佈點,然後逐步延伸到每個縣市,期待台灣的每個角落都能接受美好的生命信念。慢慢地,台北、高雄、台中的辦公室成立,志工們越來越多,Lisa老師也必須四處奔走、協助訓練彩虹媽媽。 透過戲劇找回愛的樣子 「戲劇是最好的語言學習工具。」Lisa老師說,對孩子而言,戲劇可以彙集各種藝術型態,對於傳遞不同文化、生命信念與知識能有更大的成效,讓孩子更快速地學習。因此,彩虹愛家推出了結合戲劇、生命教育和英語教學的「雙語戲劇」,以及後續的「英語戲劇」。Lisa老師說,透過戲劇,孩子學到的不只是字彙、句型,還有情境,而且完全不必勉強,每個孩子都樂在其中,「這就是戲劇驚人的魅力。」 十年下來,彩虹愛家透過戲劇已經將美好的生命信息延展到兩岸三地,海外的人士也都特別前來觀摩。但是如何讓與彩虹連結的志工們,始終維持初衷?呈現愛的原貌?一直是Lisa透過戲劇教學在思考的事情。 Lisa老師時常鼓勵媽媽,如果處於不好的環境,自己的孩子再怎麼好都有限,所以,必須幫助別人的孩子也好起來,才能夠建構美好的學習環境。而且,媽媽們進入校園之後,會「降低神經質」,原本以為自己孩子有天大的問題,但是看了其他的孩子之後,才知道,其實孩子的成長就是這樣的,不必要太過緊張或放大缺點。 再者,說故事、面對不同的孩子,可以磨鍊媽媽們的溝通能力。學會了有效溝通之後,和另一半、甚至公婆之間,都受用無窮。最後,很多在婚後自怨自艾成為黃臉婆的媽媽,面對學校的孩子時,生命裡最寶貴的愛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來;透過多元藝術的表達,成為孩子注目、喜愛的焦點。就像Lisa老師說的,「重新成為明星的感覺」,這也讓許多彩虹媽媽們重新找到自我價值和自信。 Lisa老師深信,「教育」是一種「產出」,因著不同的投入與澆灌,每個人都能夠期待生命的改變,而改變孩子之前,通常先被改變的是 家長和 老師,而這樣的影響力既深且遠,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,無限延展。 彩虹愛家十年,雖然工作的重點有所改變,但懷抱的熱情不減,Lisa老師期待著,每個人的生命都能夠豐盛、多元,如同彩虹般多采多姿。這是她的理想,也是繼續努力往前邁進的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