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家住竹北的19歲呂姓青年患有中度智障,手腳也患有殘疾,在他四歲時,父親因車禍身亡,母親想把他送到孤兒院,姑姑不捨而認養他。但他思親心切,十三歲起,就常常從竹北家裡偷跑出去,徒步往湖口鄉尋找母親。當警察找到時,都指著前方說:「媽媽就在那裡!」今年四月他第九次離家,卻被車子撞死。他的姑姑說:「這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見母親一面,如今卻空留遺憾,已無緣再見媽媽。」

看到這則新聞時我很難過。不知他的親生媽媽若知道這個消息時,作何感想?為什麼15年來未曾回去看他的兒子?另一方面,我也看見孩子單純的心。在孩子心目中,即便是再不盡責的母親,依舊是令他想念不斷,畢生尋找的母親。每個人都渴望被愛,而父母親是孩子愛的根源,這位呂姓少年的姑姑其實對孩子很好,但是在孩子心中,能見親生媽媽一面,卻是最大的心願。

這個時代,失落了好多父親、母親!

難怪有這麼多有問題的青少年,我們國家目前正處在一個消失愛的惡性循環中:當一個孩子在缺乏愛與關懷的環境,或是父母親不當管教下長大,孩子變的失去自信,甚至自暴自棄;長大後又帶著原生家庭的價值觀進入婚姻,一個不幸的家庭再次產生,缺乏愛的孩子又生出來。如此不斷的循環,台灣的未來真令人憂心。

如何中斷這個惡性循環呢?關鍵在教育!教育父母如何教養孩子,幫助父母的婚姻關係健康,並且讓所有好的家庭一起來幫助有問題的家庭,台灣才有希望。

2009年起愛家基金會將以五年的時間,推動「515家」(諧音為我愛我家)行動方案,我們期待透過5種愛家人的行動,達到家人1條心,家家擁有5種福樂的境界。這五項行動是:天天在家相聚、擁抱、感謝,讚美與合作。今年我們將以鼓勵家人時常相聚,有效相聚為目標,逐步幫助每個家庭都快樂起來。邀請您一起來參與,讓我們社會裡的所有家庭都能健康快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彩虹愛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