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近半百,孩子都已陸續離手,現在分別就讀高中、大學;最近有一種孩子開始回饋我們的感受。以前要叮嚀他們的功課,要注意他們身心的發展,現在我們聚在一起時經常聊天的話題是社會發生的頭條新聞,是信仰生活的實踐,是他們生活中的體會

當孩子還小時,我與內人開始了生命教育的工作,也把所發展的理念實際用在家裡,現在逐漸看到教養的成果,讓我們的心頗得安慰。家庭塑造人,孩子的生命品格主要由家長所啟蒙,我們如何看待孩子,和他們說話的內容與方式都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。如果更多家長懂得教養兒女的原則,更多夫妻有良好的溝通,家庭就會和樂而充滿凝聚力。

就讀高中的女兒跟我們分享,他們班上的同學與家人相處時花最多的時間是看電視,討論的話題也多半是電視的內容,很少相互分享彼此內心的感覺,同學甚至問他,不看電視要做什麼?打從家中有了小孩,我們家裡就沒有收看電視節目,我們多出許多全家人在一起的時間,多半時間孩子們一起玩耍,進行角色扮演。全家人一起聊天,看書,成為我們一家人最常做的事。愛家其實很簡單,透過對話,聆聽,在言談中鼓勵引導孩子,家人的關係會更親密。現在孩子大了,各有個人要忙的事,夫妻間溝通的時間就更多了。

家庭教育有兩個軸線:夫妻軸與親子軸。傳統上,華人家庭一般比較重視親子軸,為了孩子,甚至可以犧牲夫妻相處的品質,例如許多父母為了子女教育,選擇分隔兩地,一人在國內打拼,一人在國外陪小孩唸書。然而,夫妻關係才是所有家庭健康與否的關鍵因素,夫妻關係良好,可以共同商量孩子的教養議題,共同面對家庭發展各個階段的議題,夫妻關係不好,雖然因為孩子而勉強留住婚姻,卻已經傷害了孩子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彩虹愛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